期刊简介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于2013年1月正式创刊,报道国内外器官、组织、细胞移植的研究动向与进展,介绍和交流器官移植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免疫抑制治疗、术后并发症处理、术式改进、干细胞治疗、组织损伤与修复等知识与技术,以及移植伦理、管理规范及相关社会学议题等内容。多媒体栏目(视频之窗)主要报道手术视频、会议视频、专家讲座、名师访谈等,如有适合发表的视频素材,编辑部可协助制作。
首页>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5332
- 国内刊号:11-93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机械灌注技术在移植器官保存中的研究进展
蔡明;张大伟
关键词:
摘要:随着器官移植的出现,器官保存技术也应运而生[1-2].器官保存技术是器官移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高质量的供体是器官移植的前提,器官保存技术就是尽可能减少供体器官在获取、配送及手术等过程中的缺血损伤,保证器官活力.20世纪80年代,机械灌注(machine perfusion, MP)由于静态冷保存(static cold storage, SCS)的发展逐渐退出临床应用.目前,尽管移植手术量逐年攀升,移植器官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在供体短缺的条件下,心脏死亡供者(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和扩大标准供者(expand criteria donor, ECD)等边缘供体的使用日趋广泛.这就要求我们对不是特别理想的供体实施更好的器官保存和修复技术,以减少器官弃用率.常规的SCS可导致器官低温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MP理论上更接近正常生理情况,在器官保护上具有应用前景,这对扩大供体池的意义重大.本文就MP在器官移植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友情链接